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(记者李兴彩)7月16日,专注“硬科技”的早期投资机构——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科创星”)在上海举行“先导创业投资基金首关仪式暨硬科技生态合作发布会”炒股配资开户识必选,宣布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完成首轮26.17亿元募集。
作为中科创星首次在长三角设立的硬科技创投基金,该基金70%资金将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,并重点聚焦“人工智能+”领域,以助推新一轮科技革命提速。
新基金首关 70%资金投向早期硬科技
在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首关仪式上,中科创星作为基金管理人,与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、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基金、浦东创投、上海未来产业基金、上海科创基金、宁波开投、台州科创、西科控股等19家有限合伙人(LP)进行了合作签约。
据介绍,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注册于上海浦东,基金存续期8年,计划今年底完成基金募集关闭。基金重点投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物质、能量、信息、生命、空间产业领域的硬科技项目。其中,70%的资金将投资于早期硬科技项目,服务“从0到1”阶段的原始创新;30%的资金将投资于成长期项目,助推技术“从1到10”的熟化应用。
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黄红表示,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,中科创星(上海)在浦东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,不断探索“超前孵化”“深度孵化”新范式,成功投资孵化了多家企业和项目,上海市科委将持续赋能中科创星等高质量孵化器的建设,根据孵化器不同的专业领域、优势特点、目标任务等,“一体一策”给予全方位的支持。
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温治在会上说:“在当前经济形势与产业变革深度交织的背景下,国投先导与中科创星携手,通过多元化手段加速推动科技创新的孵化、培育与落地,发挥关键的逆周期调节作用,一同为上海先导产业注入信心。”
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表示,中科创星完成新基金的首关,以及近期完成全国民营股权投资机构首笔科创债的发行,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市场对硬科技长期主义的坚定信心。他说:“真诚地向所有LP致以最诚挚的感谢,这份信任不仅是资金的注入,更是对硬科技未来十年甚至更长周期的战略共识。中科创星将继续坚持陪伴科学家创业,将优秀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也相信技术突破带来的知识价值,终将转化为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跃迁。”
专注于AI领域助推新一轮科技革命
作为“硬科技”理念的提出者,中科创星自2013年成立起持续聚焦科研院所和高校,服务科学家创业,助力优秀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目前,中科创星基金管理实缴总规模达138亿元,已投资超过530家具备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。
当下,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朝着超微观、超宏观、超复杂、超极端的方向快速发展,且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。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活动上以《耐心资本助推人工智能革命——构建硬科技投资新生态》为题进行演讲。
米磊表示:“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将重点投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物质、能量、信息、生命、空间产业领域中,兼具知识价值、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硬科技项目。我们将协同多方资源共建硬科技创业生态,助推以人工智能、光子技术、量子计算、可控核聚变等为代表的硬科技突破,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在中国发生。”
活动现场,中科创星还与上海天使会进行签约,双方将在“项目挖掘及共享”“项目投资及孵化”“资本网络协同”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。
投资迁移聚焦超前孵化和深度孵化
近年来,中科创星旗下基金已在上海地区投资了超过60家硬科技企业,投资总额达数十亿元。
2023年底,中科创星成立上海孵化器公司,以“超前孵化+深度孵化”的创新理念,聚焦原始创新硬科技成果应用落地和前沿未来技术培育,获批成为上海首批高质量孵化器。
高质量孵化器把注意力从技术成熟度4-6级的“死亡之谷”环节,前移至1-3的环节,一方面主动探索“超前孵化”,从原理和论文阶段介入,支持科学家开展原理设计与概念验证;另一方面择优“深度孵化”,参与团队组建、产品研发和商业运营,实现从PI(学科带头人)-IDEA-IP-IPO的全过程孵化,致力于推动顶尖科技成果率先实现产业化。
目前炒股配资开户识必选,中科创星上海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,原集微、华科冷芯等7个项目进入到“超前孵化”或“深度孵化”阶段。
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